创新背景
艺术和神圣性的关联在很多学科中都有记载,可以追溯到哲学、艺术史和社会学。艺术因何变得“神圣”,是否可以具有更广泛的功能,超越个体将个人与全人类联系在一起?其背后的概念起源对艺术文物管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过程
当人们相信艺术将人类与比自身更大的东西联系起来,就有可能看到任何艺术品都是“神圣”的,即使是业余绘画。“神圣性”本质是人们对艺术和文物的超个体、超时代与超空间属性价值的认知。当人们认识到这样的高度时,他们会更愿意对其进行保护工作。
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集体超越”的概念,这种概念机制支撑着人们判断使某物变得神圣的因素,而他们与它没有其他个人联系。
研究人员在受试者和各种艺术媒介的帮助下进行了近十几项实验,涵盖音乐、雕塑、绘画和互动公园艺术。当受试者被问及认为哪些艺术品是神圣的以及为什么时,他们经常提到蒙娜丽莎,并且这种艺术具有集体意义、精神或具有历史意义。
实验表明,当强调某物的精神或历史品质时,即使“事实”是捏造的,人们也会受到影响,判断它是神圣的。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向参与者展示了研究者为另外两名研究人员绘制的画作。但一些参与者被告知,“肖像”是由3000多年前的人制作的,或者它描绘了佛教的追随者,并且在精神上具有重要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都认为这幅画更神圣,对照组只指出了这幅画的独特艺术品质。精神和历史状况小组的参与者在被告知艺术品受损时也愿意捐赠更多用于保护艺术品。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为如何培养公众对艺术的更大支持提供了线索,例如在画廊的随附信息或营销材料中强调艺术作品的历史和精神意义。
研究发现的机制甚至可以转移到其他环境中,能否使环境“集体超越”,进而引导人们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论文由罗特曼学院的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助理教授Rachel Ruttan和副教授Matthew Feinberg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态度与社会认知》上。
创新关键点
研究发现“集体超越”概念对艺术文物保护工作产生影响,通过激发人们的“集体超越”使其认识到艺术品和文物的“神圣性”,将使其自觉对艺术文物产生保护想法。
智能推荐
雕塑创新思维 | 利用玻璃表现微生物形态,创新微观世界的表现形式
2022-07-06结合玻璃雕塑和微生物形态结构,创新微生物的可视化表达形式。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创新思维 | 源于阿拉伯花纹的创新灵感(4)
2022-09-05讲座地点:皇家艺术学院戈尔维演讲厅 视觉艺术文化系列讲座欢迎Marina Warner,Marina Warner与RCA美术学院的研究导师Margarita Gluzberg共同讨论了最近的研究成果。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智能交互设计创新思维 | P2R-Net新方法根据人体轨迹信息模拟房间内物品摆设
2022-07-27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场景模拟的方法——P2R-Net :仅仅依靠对3D人体姿态的观察,就能估计与人交互的物体在场景中的摆放位置,该模型的特征是其类别和定向 3D 边框。结果表明,P2R-Net 在 PROX 数据集和 VirtualHome 平台上始终优于基线。该研究入选了 ECCV 2022。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创新思维 | 设计让塑料创新转化为艺术成品
2022-07-28通过艺术将塑料回收再创造,开辟新的艺术设计领域,用美学与艺术学拓宽塑料回收利用、循环使用的途径。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