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交叉创新邀请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
韩国科学技术院三星显示研究中心
Samsung Display Research Center,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国家
韩国
地点
大田
依托单位
韩国科学技术院
主体类型
教育性质
涉及学科
工学
涉及领域
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研究方向
有机发光二极管,能源,低成本FET技术,有机蒸汽喷射打印
主体简介

由柳教授领导的集成有机电子实验室(IOEL)专注于开发基于有机材料的新型设备架构和集成系统,涉及三个主要领域:显示,能源和灵活的低成本电子产品。柳教授目前领导KAIST三星显示研究中心,该中心主持了一个跨多个部门的跨学科联盟。主要任务就是探索有机电子产品在显示、能源和柔性低成本电子产品方面的可能性。

C. Tang(柯达)首次使用小分子展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器的构建模块引起了极大的兴趣。IOEL的研究重点是从有源矩阵OLED(AMOLED)显示器和固态照明的设备级改进中推进OLED技术。

当今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光伏(PV)技术。基于类似于OLED的异质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正迅速成为传统光伏技术的潜在低成本替代品。然而,为了使这项技术充分发挥其潜力,需要克服许多障碍。IOEL的使命是通过寻找创新的方式来实现可扩展和实用的有机光伏(OPV)技术。

通过低成本工艺(如印刷)制备的有机或某些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FET)有望在电子设备之前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电子设备可以从薄而灵活的外形中受益,并且类似于超低的制造成本。

The Laboratory for Integrated Organic Electronics (IOEL), led by Professor Liu,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device architectures and integrated systems based on organic materials in three main areas: display, energy, and flexible, low-cost electronics. Professor Liu currently leads the KAIST Samsung Display Research Center, which hosts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sortium across multiple departments. The main task i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organic electronics in terms of display, energy and flexible low-cost electronics.

C. Tang's first use of small molecule demonstrations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next-generation flat panel displays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IOEL's research focus is to advance OLED technology from device-level improvements in active 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and solid-state lighting.

Today's growing demand for energy requires sustainabl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photovoltaic (PV) technology. Organic solar cells based on heterostructures similar to OLEDs are rapidly emerging as a potential low-cost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However, in order for this technology to reach its full potential, many obstacles need to be overcome. IOEL's mission is to enable scalable and practical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technology by finding innovative ways.

Organic or certain oxid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s) prepared by low-cost processes such as printing are ex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head of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can benefit from a thin, flexible form factor and are similar to ultra-low manufacturing costs.

联系方式
+82-42-350-8083
  • 工学前沿案例
  • 工学前沿热点
  • 通信系统创新思维 | 创新通过新型天线和微芯片扩展电子设备的能力
  • AI+应用物理学 | 创新开发可读取3D面部表情的AI光场相机
  • 卫星导航创新思维 | 创新开发量子导航传感器为现代导航系统提供支持
  • AI技术创新思维 | 创新重构计算机芯片设计满足尖端AI计算需求
  • AI+医学 | 多器官芯片提供疾病建模新技术
  • 芯片设计创新思维 | 创新使用开源平台降低芯片设计和测试成本
  • 卫星技术创新思维 | 创新开发新型“纳卫星”推动太空探索工作
  • 利用原子的缺失打造不同强度的复合半导体材料
  • 材料科学创新思维 | 创新通过“晶面工程”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
  • 抗生素创新思维 | 创新使用套索肽“克洛坎诺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 利用原子的缺失打造不同强度的复合半导体材料
  • 设计非延迟收敛的算法可能成为缓解网络拥塞的新方向
  • 创新开发高度稳定的磁流变液
  • 新型氧化铪铁电PRC架构或可提高AI计算性能
  • 基于拉曼光谱和细金网开发新型传感器
  • 创新开发可读取3D面部表情的AI光场相机
  • 开发新型高纳米磁晶格可使磁性原子芯片更紧密地结合
  • 生物土壤结皮减少大气灰尘量的创新机制研究
  • 新型油墨涂层可使受热设备节能
  • 机器人+仿生学 | 基于壁虎的着陆能力开发软机器人移动新技术
相关创新主体
  • 韩国科学技术院人工智能AMHS研究中心
  • 韩国科学技术院智慧能源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纳米尺度磁性材料和磁子学实验室(LMGN)
  • 韩国科学技术院KI健康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 加州理工学院分子材料资源中心(MMRC)
  • 加州理工学院功能基因组学资源中心(FGRC)
  • 墨尔本大学伊恩·霍姆斯影像中心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源与生物科学研究所(EBI)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芝加哥大学计算研究所(CI)
  • 麻省理工学院 - 计算科学与工程中心
  • C3. ai智能数字化转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贝尔实验室
  • 普林斯顿大学复杂材料中心(PCCM)
  • 加州理工学院人工光合合成联合中心(JCAP)
  • 东京大学VLSI设计与教育中心(VDEC)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日本无线电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