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交叉创新邀请
物理学领域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国家
中国
地点
兰州
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体类型
科研性质
涉及学科
理学
涉及领域
物理学、化学
研究方向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
主体简介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建成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西部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际上有重要影响,中国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 

建所以来,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开拓创新,获得科技奖励24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1项(含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7项,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中国石油化工及战略高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催化、润滑和摩擦学理论以及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anzhou Compounds Institute) was established in 1958. The three laboratories of Catalytic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Lubricating Materials of the former Institute of Petroleu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w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ere moved to Lanzhou. It was inaugurated in June 1962.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Sciences mainly conducts basic 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and strategic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new materials, ecology and health. It is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as "Resource and Energy Chemistry and New Materials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Base in Western China", and strives to build itself into 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with "first-class achievements, first-class management, first-class environment and first-class talents",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which is irreplaceable and capab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rough the hard work and innovation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researchers, the institute has won 242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wards, including 41 national awards (including 1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Grand Prize for the first unit) and 37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 first prizes. It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nd strategic high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he has made a series of creative contributions in catalysis,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 theory and separation analys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联系方式
webeditor@licp.cas.cn
  • 理学前沿案例
  • 理学前沿热点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通过模型系统中的三维运动揭示物质在原子尺度上的变形
  • 大型强子对撞机升级有助于粒子物理学发展
  • 量子计算+光学 | 创新结合机器学习与X射线光谱可筛选“拓扑材料”
  • 创新利用液晶创建的平面魔法窗或可观察到量子纠缠图像
  • AI+粒子物理学 | 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创新开发“粒子流算法”
  • 光学创新思维 | 创新开发新型光学设备可改变单个光子的频率
  • 通过孤子微梳探索光学频率梳的量子特性
  • 凝聚态物理创新思维 | 电子晶体熔化的新方式
  • 光学创新思维 | 通过孤子微梳探索光学频率梳的量子特性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运用微小磁铁发现端粒DNA的新结构
  • 创新开发新型半导体激光器可实现单模光的发射
  • 利用反铁磁体开发新型高效自旋电子设备
  • 电子物理学创新思维 | 利用激光PEEM技术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向列波
  • 将钨创新应用于二氧化钒薄膜制成表面涂层可产生虚假红外图像
  • 光触发相变:可用于远程控制下一代执行器的新型结构相变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运用短激光脉冲技术研究揭示冰表面特性
  • 通过直接测量创新3D介电张量扫描重建方法
  • 基于集成光子电路可结合自由电子与空腔光子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揭示高压下氢气的新型晶体结构
  • 创新利用电子存储环操纵明亮粒子束
相关创新主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阿贡国家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汉森实验物理实验室
  • 亥姆霍兹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
  •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 欧洲科学院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苏黎世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科学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日本东北大学电子光学研究中心
  • 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
  • 德累斯顿莱布尼茨固体与材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