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交叉创新邀请
物理学领域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国家
中国
地点
北京
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体类型
科研性质
涉及学科
理学
涉及领域
物理学、化学
研究方向
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低温科学与工程、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
主体简介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

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3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理化所是以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为学科背景,以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职责使命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低温科学与工程、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与生物医用技术。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as founded in June 1999. It is based on the former Institute of Photochemi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Experimental Center of Cryogenic Technology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 IO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and the related parts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It has three first-level disciplines of physics, Chemistry,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 first-level disciplin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econd-level disciplines of materials science, doctoral and master's degree training centers for energy and powe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physics,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 three first-level disciplines of postdoctoral mobile station.

Riken is a research institution with the discipline background of physics,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high-tech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His research fields include phot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 cryoge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nctional crystals and laser technology, biomimetic intelligent interface materials, special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biomedical technology.

联系方式
010-82543770
  • 理学前沿案例
  • 理学前沿热点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旋转微波场制造电磁场实现分子气体冷却
  • 将涡旋光子束缚在简并光学腔中,创新拓扑量子模拟方法
  • 光学创新思维 | 创新开发新型半导体激光器可实现单模光的发射
  • 量子科学创新思维 | 利用量子时间反转来测量振动原子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微型机器人弹性网络”实验可揭示“集体驱动”机制
  • 凝聚态物理创新思维 | 电子晶体熔化的新方式
  • 量子计算+光学 | 创新结合机器学习与X射线光谱可筛选“拓扑材料”
  • 旋转微波场制造电磁场实现分子气体冷却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运用短激光脉冲技术研究揭示冰表面特性
  • 基于稀土铕开发新型光量子材料
  • 全新分子模型“Z相关”可有效解释原子分辨率分子图像
  • 电子物理学创新思维 | 利用激光PEEM技术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向列波
  • 新型设备“空间光调制器”可使高速光束转向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运用微小磁铁发现端粒DNA的新结构
  • 新型机器学习模型可准确预测多功能MOFs材料热容
  • 物理学创新思维 | 揭示高压下氢气的新型晶体结构
  • 全新量子方法可解决材料科学中的问题
  • 全新技术可测量单个原子键强度
  • 全新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的X射线衍射
  • 基于水凝胶支架可3D打印纯金属
相关创新主体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阿贡国家实验室
  •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
  • 欧洲科学院
  • 亥姆霍兹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
  • 苏黎世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科学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日本东北大学电子光学研究中心
  • 汉森实验物理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学研究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